您好,欢迎访问安徽鸿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鸿润集团 >> 鸿润动态 >> 集团动态 >> 浏览文章

集团动态

鸿润-重点跟踪培育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
发表于 2012年12月01日 浏览:

11月22日,2012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发布。作为大会的重头戏,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重点跟踪培育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名单正式揭晓。鸿润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羽绒被生产企业,以绝对优势入选,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的自主品牌企业,鸿润集团的两大品牌“鸿润”和“优雅宝贝”同时获得工信部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重点跟踪培育,将在多方面获得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近几年来,鸿润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同时,着重开拓国内市场、构建营销网络、打造鸿润品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良好的经营业绩。2006年以来,鸿润国内市场销售额从不足100万元,迅速成长到2012年的6亿元;公司在国内的营销网点从1个公司直营店发展到遍及全国31个省市区的600多家专卖店和商场店中店;公司从为国际品牌贴牌加工发展成为拥有“鸿润”和“优雅宝贝”两大知名品牌;公司从一家专注于外贸出口的加工企业发展成为集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品牌运作、营销管理、渠道建设为一体的羽绒家纺行业领军企业,在此次重点跟踪培育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中,鸿润是唯一一家专注于羽绒家纺的企业,更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入围的企业。


   中国家纺行业经历了从规模很小到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快速发展时期,产生了一大批自主品牌,培育了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地方名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国内家纺注册商标数已超过6万个,国内主要城市市场上比较活跃的家纺品牌近1000个,这其中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38个,共有75个家纺产品被评定为中国名牌产品。能入围重点跟踪培育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充分说明了鸿润企业的基础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创新能力、品牌市场能力及品牌影响力在同行业中具备了相当的优势地位。


   展望未来,鸿润将进一步加大品牌建设的投入,扩大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广告宣传力度、加快遍及全国的营销渠道和网络建设,争取在3年内将鸿润的实体店和物流网络铺设到全国2800多县市区,将“鸿润”和“优雅宝贝”两个品牌打造成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知名品牌。


   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网关于“重点跟踪培育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的链接

   www.texbrand.org.cn/article/demonstration/


   背景资料:

   2012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成果斐然


   《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发展报告(2012年)》11月22日在京隆重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重点跟踪培育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名单揭晓,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网正式启动。


    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服装家纺产业从产品时代、品质时代发展到品牌时代。目前,服装行业拥有大批自主品牌,包括2000多个活跃品牌(国内主要城市,不包括专业市场)、87个中国名牌、262个中国驰名商标。产业资源加速向优势品牌企业集聚,从“2010-2011年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调查”结果来看,4%的自主品牌企业实现了14.8%的服装市场销售额,这些企业平均利润率达到10.1%,明显高于全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6.2%的利润率水平。


   中国家纺行业经历了从规模很小到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快速发展时期,产生了一大批自主品牌,培育了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地方名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国内家纺注册商标数已超过6万个,国内主要城市市场上比较活跃的家纺品牌近1000个,这其中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38个,共有75个家纺产品被评定为中国名牌产品。目前,家纺自主品牌已进入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家纺企业尝试由生产加工向品牌运营拓展。《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发展报告(2012年)》是我国第一本全面反映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全貌的专题性报告,围绕服装家纺自主品牌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自主品牌面临的形势,以及下一步的趋势,进行了系统、深入、全面的研究。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重点跟踪培育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名单正式揭晓。2012年以来,在企业自愿申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评价体系”,对企业的基础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创新能力、品牌市场能力及品牌影响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并广泛听取了业内外专家的意见,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了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等111家自主品牌企业名单。经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共同确定作为“重点跟踪培育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


   “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网”22日正式启动。该网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和中国纺织服装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共同搭建的品牌培育官方网站,总体定位为:一是政府部门和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建的品牌工作官方网站;二是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发展的风向标和信息窗;三是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集成平台本次发布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服装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承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中国服装协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丝绸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北京服装学院协办并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支持。


   企业效益出现分化 家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9日讯(记者 暴媛媛)由中国家用纺织品协会主办的2012中国家纺大会举行近日在北京举行。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加强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再次成为与会人士的共识。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纺织行业的运行形势,由于受到了国内外需求不足、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涨以及国内外棉花差价持续扩大的这样一些突出的矛盾,行业运行的压力是持续的。具体来说,行业的生产、销售、出口、投资、效益,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行业今年运行的特点还可以看到,行业总体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在区域之间,在企业之间,在产品之间,仍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总体来说,产业链的终端好于前端,中西部地区略好于东部地区,大企业要略好于中小企业。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家纺行业发展相对平稳。王天凯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家纺企业中,有1800多家企业总营业收入增长12.1%,比全国平均高2.2个百分点;利润增长13.9%,比全行业高13.5个百分点;销售利润5.2%,比全行业高出0.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08个百分点。从家纺行业协会跟踪调查的200多个企业来看,企业生产和效益分化的情况比较明显,生产和效益均向优势企业倾斜。


   与此同时,前三季度家纺行业运行分析报告指出,尽管前三季度我国家纺行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国内市场销售情况相对良好,但行业的生产运营增速仍在放缓,对主要市场的出口增速在经历了上半年的回升之后又出现一定程度的减缓。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当前中国家纺业出口订单面临减少的困境,但家纺业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国内家纺业也正呈现出强者越来越强,而弱者将被逐渐淘汰出局的整合局面。未来,为应对棉价倒挂、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的不利影响,家纺企业需进一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强品牌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近年来,家纺行业一直致力于加强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伟表示,家纺行业品牌工作成绩斐然。“作为纺织工业三大终端行业之一,家纺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尤为重要,通过今年在行业内大范围的品牌情况的摸底调查,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家纺产业在品牌建设上去的可喜的成绩。”王伟表示,首先是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提高质量方面,先进装备和先进生产工艺得到普遍的推广,我国家纺企业能够生产各种档次和类型的产品,绝大多数家纺主流企业通过ISO9001的认证,并拥有内部的实验室,在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家纺企业重视提高两化融合的水平,超过六成的企业应有ERP系统,超过七成的企业拥有仓储物流管理体系,近七成企业建有终端销售和内部数据系统,超过一半企业邮危机管理机构。二是技术创新得到普遍重视,目前家纺企业普遍意识到技术研发对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性,研发投入的规模持续增加,主流家纺企业用于研发设计的资金占在主营业务收入的3%。主流家纺企业的研发人员占职工人数的6%左右,大部分的主流家纺企业拥有自己研发机构,家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专利申请数量明显增加。主流家纺企业中有1/3以上拥有发明专利,超过一半有实用、新型各外观设计。三是目前家纺主流产业有四成以上企业在国外设立销售机构,有近三成销售渠道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城市,有近一半的主流家纺企业有网上销售,网上销售额近年来都成倍增长。在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之上,部分家纺企业和家纺服饰行业进行合作,推广大家纺,“一站式”采购模式,有效实现了不同行业的联动发展,家纺企业开始以“大家纺”和软装饰方向加速布局了窗帘、饰品、家具等室内产品的综合性销售渠道,在整合趋势的带动下,礼品行业、礼饰行业也从家纺行业渠道延伸了新的平台。


   同时,王伟还表示,尽管目前我国家纺行业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发展势头良好,但我们也需清醒认识到,相对于国际高端品牌,自主家纺产品仍存在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品牌数量过多,部分领导性品牌已经形成,但市场集中度仍有待提高;目前产品市场定位和综合定位不够精确,在品牌宣传代言、产品风格、消费主体、价格方面难以明显区分,渠道管理与控制能力尚显不足,品牌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解决上述问题,王伟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进:一是进一步推动品牌文化建设,二是努力使品牌保有长久不熄的活力, 三是要形成品牌差异以避免同质竞争, 四是进一步在品牌建设中推进两化融合, 五是推动品牌运营的专业化,六是通过现在公司治理结构打造现代品牌,七是加快企业走出去战略,实现品牌的国际化。

关闭窗口
上一篇:热烈祝贺鸿润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培育自主品牌
下一篇:与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Copyright © 中国·安徽鸿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7004432号-1 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489号